EDSFF硬件外形尺寸标准演进及趋势

日期:2022-12-16 浏览:9076 分享:

微信扫一扫:分享

使用微信扫一扫

http://www.unionmem.com/news_detail.php?menuid=31&id=51

随着近几年EDSFF形态在服务器容量上的快速增长,EDSFF凭借在容量、可扩展性、性能、可维护性、可管理性、散热和电源管理方面的优势,EDSFF将重新定义服务器的下一代固态硬盘外形规格。


EDSFF概述

目前EDSFF有以下三种解释:Enterprise and Data Center Standard Form Factor-企业和数据中心标准外形尺寸(标准);Enterprise & Data Center SSD Form Factor-企业和数据中心固态硬盘外形尺寸(SSD);Enterprise and Data-center Scalable Form Factor-企业和数据中心可扩展外形尺寸(可扩展),内涵稍有不同。现在由SNIA作为SFF技术附属技术工作组(SFF TA TWG)的一部分进行维护。


EDSFF提供了一系列企业和数据中心固态硬盘外形尺寸标准,以最大程度适配1U/2U服务器,概览如下:


图1


对于SSD外形尺寸(Form Factor)标准演化,从硬件角度,可以从以下4个维度来理解标准考虑的一些关键要素:


EDSFF分为E1和E3两大系列,每个系列又都分为Long和Short两个版本,即E1(E1.L、E1.S)与E3(E3.L、E3.S),并按照不同的厚度和散热配置划分出不同型号:在20W、25W基础上提供40W和70W等版本;PCIe Lane数量也在x4的基础上增加了x8和x16(E3宽度可以满足,E1最大x8),满足企业级SSD更高的读写性能。


EDSFF­——硬件接口标准化

SFF-TA-1002连接器标准定义了一种多通道卡边缘连接器,指定了四种高密度连接器尺寸:1C、2C、4C和4C+。1C连接器作为所有其他尺寸的通用基础,1C支持高达80W的12V主电源和3.3 Vaux电源,一组边带和管理引脚,以及多达8个高速差分对。2C建立在1C的基础上,并提供多达16个高速差分对。同样,4C建立在2C的基础上,并提供多达16个额外的高速差分对。


图2


SFF-TA-1002定义的尺寸适合PCIe x4、x8和x16,并且由于卡边缘连接器中的凹口设计,较长的卡可以插在较窄的卡槽中。该连接器通过NRZ编码(不归零编码)为至少56 GT /s的数据速率提供足够的信号完整性,因此它比现有的大多数PCIe信号连接器标准实现更具有前瞻性。


图3


E1、E3使用了相同的金手指,拥有更高信号质量的同时,兼容性也能得到保障。新的服务器背板连接器尺寸更小,可达到简化服务器内部设计、优化风道、增强服务器散热气流的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互操作性,EDSFF系列SSD外形尺寸共享一个通用的连接器标准。


EDSFF——M.2形态到E1外形尺寸的演进

M.2主要是为笔记本电脑使用,3.3V电源供电的情况下,最大功率会受到限制,功耗达到8-12W通常都需要散热器。M.2的外形规格用在1U服务器上会面临很多挑战:


首先在散热方面,PCIe固态硬盘需要很大的散热器;其次不支持热插拔,因为连接器并不是为热插拔设计的,另外难以对固定安装的硬盘进行维护;再次,针对1U机架(1U=4.445厘米,M2宽2.2厘米)的空间利用率也不太理想。


图4


E1.S形态在数据中心1U服务器的使用上体现出巨大的优势:


对不同功率的需求,E1.S采用了不同的标准外壳和散热器尺寸:对于20W以下的卡,可以使用9.5mm厚度的对称外壳/散热片;对于更高功率的应用,则设计了一个不对称的散热器,厚度达到25mm,并允许25W。9.5mm的对称外壳对于大多数SSD用例来说是足够的;25mm非对称外壳+散热器更适合于非固态硬盘设备;对于更注重高性能的应用场景,15mm和25mm厚度的E1.S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图5


EDSFF——U.2形态到E3外形尺寸的演进

U.2 2.5英寸盘是部署在企业和数据中心的企业级NVMe SSD主要产品形态,可以与原有机械硬盘混合使用,兼容性强、灵活度高。采用相同的外形设计和SFF-8639连接器,可同时兼容SAS、SATA和PCIe。定义于SFF-8201,长度为101.85mm (max),宽度为69.85mm,厚度有不同规格(5mm到19.05mm不等)。常用的笔记本硬盘是7mm厚度,企业级硬盘是15mm。


图6:图片来自网络


从上图SFF-8639接口看,红色标识的为PCIe,能使用4个通道,但限制了更高带宽和性能的提升空间。另外企业级厚度为15mm,相对E3.S薄盘7.5mm限制了密度的提升。


E3的高度允许SSD使用x4、x8甚至x16的PCIe接口,可实现的带宽和可配置的运行功率更高。E3.S和E3.L分为“1T”和“2T”厚度版本(T代表Thickness,1T:厚度7.5mm,2T:厚度16.8mm),共4款。其中,E3.L 2T甚至可以实现70W的全功率运行,支持SSD达到更高更强的性能。


E3.S是E3中尺寸比较接近U.2 2.5英寸盘的版本,二者可以共享一个机箱,实现不同类型硬盘的混合部署。E3设备的连接器尺寸最小的1C型号是23.88mm宽,与M.2连接器大小相同;支持PCIe x16链路的4C型号为57.02mm,比U.2的SFF-8639明显小了许多,背板可以做得更小,降低散热的流阻,更好的散热能使E3.S/2T支持到40W,从而适配PCIe Gen5和未来Gen6的性能。另外,一些服务器厂商也在探索基于E3的新型设备,如GPU、FPGA、NIC等,在存储之外EDSFF E3也将为企业级应用带来更多可能。


图7


在服务器中的应用场景

EDSFF是专为企业和数据中心而制定的硬盘外形尺寸设计规范,可以在1U服务器上实现PB级的存储能力,更可以在2U服务器上获得更加极致的存储性能。(1U=4.445厘米,2U=4.445*2=8.89厘米)。


图8:图片来自网络


EDSFF标准是面向企业和数据中心针对NAND Flash特点来优化的,逐步摆脱机械硬盘HDD的尺寸影响,可提供更灵活、扩展性更强的存储方案,成为数据中心SSD标准的演变趋势。


图9


E1.S规格相较于M.2规范,拥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因为容纳两排NAND颗粒,满足高容量超大规模服务器的存储方案,另外比E1.L外形更短一些,针对1U服务器可提供更高效散热设计。


E1.S让SSD的体积得到大幅缩减,在1U服务器中,可容纳多达32个9.5mm的E1.S硬盘,这比使用15mm的U.2固态硬盘解决方案的密度提高了3倍多。而15mm的E1.S硬盘,与传统的2.5英寸固态硬盘厚度相同,在1U服务器中可以容纳24个,15mm的E1.S硬盘可将额外的空间用于散热,并允许使用25W的设备。其小巧的尺寸还允许服务器厂商在保留一定数量的前面板E1.S接口同时,还可提供一定数量的PCIe/OCP NIC插槽,或者与E3、U.2 SSD混合部署,非常灵活。


E1.L虽然可以容纳更多FLASH,但因为过长不利于高速信号布线,需要服务器同步更改配合;E1.L硬盘的弹性变大,一旦弯折容易造成PCB损伤,硬件可靠性变低;E1.L目的是为1U服务器提供大容量盘的解决方案。


E3.S规格可以在2U服务器中垂直安装或在1U服务器中水平安装,拥有7.5mm和16.8mm两种厚度。在传统2U服务器中,前置U.2 SSD数量最多24个,换成E3.S/2T之后可以放23个(2T厚度为16.8mm,U.2厚度15mm,所以数量上少一个);而E3.S/1T则最多可以做到46个热插拔位,密度优势相当明显。


E3.S在1U机箱中需要横过来放,16.8mm的厚盘可以放10个(与U.2数量相同),7.5mm薄盘则可以放20个,比U.2多一倍。


总结

EDSFF的外形尺寸都共享相同的协议(NVMe)、相同的接口(PCIe)、相同的边缘连接器(SFF-TA-1002)、相同的引脚排列和功能(SFF-TA-1009)。选择部分主流外形尺寸标准及应用情况对比如下图所示:


图10


到PCIe5.0后,U.2和M.2可支持的带宽和性能以及电气特性上已经很难达到要求了,切换到E1.S和E3.S是必然趋势。


E1.S是EDSFF标准演进中的明星选择,它以宽度换长度,共享相同的PCB;为足够满足PCIe Gen5及以上的固态硬盘散热能力,9.5mm、15mm会成为主流选择。


E3.S形态与U.2形态接近,传统的服务器结构更容易兼容设计,可自然过渡到E3形态。E3的额外高度可使用x8、x16的连接器,能提供更多的通道从而支持更大的带宽。2U可以容纳更多的E3.S/1T薄盘数量,密度可以进一步提升。厚盘可以满足更大功耗的要求。


忆联E3.S 1T形态的SSD验证版本目前已完成所有测试验证,正式产品也即将发布;后续也将规划E1.S(9.5mm/15mm)形态及大容量高散热需求的E3.S/2T形态产品,敬请期待。


忆联E3.S 1T形态的SSD可提供1C连接器接口尺寸,性能及可靠性规格均满足各场景使用要求,随着忆联E3.S 1T 产品的到来,意味着忆联在前沿技术趋势和研发创新上已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忆联的SSD产品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也代表着国产厂商在全球SSD行业开始崭露头角。



您可能对其它新闻感兴趣

  • 上一篇

    忆联数据中心级SSD——UH711a正式发布!国内首款E3.S形态同步揭晓

  • 下一篇

    忆联荣获2022年度科创独角兽企业TOP50,领跑智能存储行业

     
  • 产品中心
    企业级固态硬盘
    数据中心级固态硬盘
    消费级固态硬盘
    嵌入式存储
    解决方案
    服务器
    数据中心
    个人电脑
    移动终端
    智能穿戴
    技术方案
    核心技术
    存储控制器开发
    固件设计
    封装测试
    服务支持
    下载中心
    咨询与投诉
    关于忆联
    企业简介
    大事记
    荣誉资质
    企业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公司新闻
    媒体报道
    展会活动
    技术白皮书
    投资者关系
    公司治理
    管理团队
    财务报告
    最新公告
    加入我们
    社会招聘
    校园招聘

    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记忆科技后海中心B座19楼

    电话:0755-2681 3300

    邮箱:support@unionmem.com

  • 微信:
  • 官方微博

  • Copyright ©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8155700号 技术支持:深圳忆联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法律声明 隐私政策